寻茶记
时间:2018-04-03单位/部门:大理中院作者/编辑:周海燕点击:
新芽出春山,茶心寄淡泊。
书院吟古意,文房云雾多。
——农历戊戌年二月十七日访苍山马龙峰麓元阳书院
题外之言
十多年前,读研究生期间,我抱病在家调养,有了一次倾听母亲回忆童年时光的契机。母亲少年时候在生产队是采茶的能手,能够双手同时采茶,母亲兴高采烈比划采茶时的情景,胸前背一个竹箩,眼、手配合非常默契,仿佛在空中编织锦绣,仿佛在空中描摹春光,仿佛她的双手间有蜜蜂与蝴蝶在翩跹穿梭。母亲说,她采茶的劳动成绩总是工分榜上冒尖的,而她采的茶叶质量也总是上乘。
十多年前的我,轻狂无知,对母亲那份时隔几十年仍然历历在目的荣耀,觉得无足轻重。那时,茶叶于我,就是包装的农产品,没有细究过茶的历史,茶的文化,茶的劳绩,茶对于人的意义。
璞心采茶
2018年4月1日,农历戊戌年二月十七,是璞心园的“春庆日”,黑龙溪畔,马龙峰下,一行人在干涸的溪石间,在核桃树、茶树掩映的山道间向上攀行。珩儿跑得很快,一刻不歇,在途中陆续超越了许多“先行者”,一路上孩子们相逐而戏,大人们前簇后拥。
来到一处核桃树繁茂、茶树环绕的山庄外墙,有人说,这就是我们采茶的目的地。王雁老师已在此等候,阳光透过树梢,落在孩子们稚嫩的脸庞,王老师持一柄水舀,用温水清洗大家一路的风尘,也让大家在采茶前多了一份虔敬和平和之心。众人三三两两向茶垄进发,我走了几步突然觉得突兀,我对采茶毫无概念,需向老师请教。与此同时,我看到了头戴花帽、身穿染裙、脚踏绣鞋、面容清丽、笑容和蔼的李云珠女士,即元阳书院的院长,她欣然带我们去辨识茶叶、传授诀窍,“这颗小茶树虽不起眼,茶叶却最好,要摘两叶一芽的,太小的不能摘,留一片叶子,来年还会发芽”,李女士亲手示范,手把手教授珩儿,我和珩儿爸心领神会,然而珩儿尚小,难以领悟轻轻一掐、不伤旁叶的力道。
珩儿爸对采茶有着极大的兴致,他一路都非常专注,不惜穿越荆棘精选茶树,他一人采得一筐大小、形状都非常标致的好茶叶,后来被大家争当照相的道具。几乎一面山坡都是参加春庆的家长和孩子们,人多、树密、不辨声音,只听得孩子们嫩生生“爸爸”、“妈妈”的叫唤不绝于耳,珩儿爸还误答应了其他小朋友的呼唤。我一面悠悠的采茶,一面领着珩珩辨认茶叶,忽然就脑海中就响起来“山茶花,你说她美丽,就像一朵花,年纪十七、年纪十八,偷偷在说悄悄话,羞答答,羞答答……”的旋律,于是悠悠地唱起来,碰巧撞见璞石班的花花老师,颇难为情。珩儿的兴致全在一路的栗子壳、松果壳,他将刺茸茸的栗子壳比作刺猬放在树枝上,并捡了一怀的松果,在铺满柔软松毛的树丛之间蹦跶、翻滚、逗留。
美美老师的五音笛召唤大家收工,大家循声集合,与她亦步亦趋。我遥想当年的牧童在烟雨的季节里披着蓑衣、戴着斗笠,吹着这样一管牧笛,是多么地优哉游哉啊。孩子们是多么需要及早地接触真、善、美,孩子们多么需要有意识地、不断地重复地培养意志和情感,而这种绵久用功的启蒙的、富有审美色彩的努力,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到长大时,拥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,一种外在平和、安详,内在自信、笃定,富有想象和创造的能力。我想,璞心园的孩子们习惯了老师们的笛声、琴声、嗓音的召唤和安抚,习惯了她们点亮蜡烛时的那份庄严、神秘,和熄灭蜡烛时候那份宁静、安然,发乎情、止乎情,有仪式感的开始和结束,有期待的释放与收拢,这恒定的节奏是多么契合心灵的韵律啊。
茶人印象
我们采摘的茶叶,尽由一位五十岁上下的阿姨在滚热的大锅中翻炒杀青,全程近一个小时,抱着体验兴致的老师、家长和孩子们换了一茬又一茬,她却一刻不停地弓腰翻炒,确保杀青的品质,阿姨戴一顶草帽,摘下时候,头发全湿。我忽然想到,抽取茶叶之中的水份,代价是茶人日复一日的汗水,柴火旺盛,热气蒸腾,烟熏火燎,寻常人哪受得了。阿姨态度温和,对待小朋友有耐心,对待家长们有谦虚之心。我们蜂拥而上吃完了素餐,阿姨才来吃饭,我心里颇有些惭愧。
净手,识叶,采茶,杀青,揉搓,晾晒,装袋,受礼。完整的过程,完整的体验。鲜叶盈盈一捧,而成茶后却只是细小的一撮几缕,茶人不易,以远离尘世的清心坚守着一山的植株,精心培育,精心拣选,精心制茶,我们杯中解人心怀的每一片青叶,承载着多少劳绩与深情。
元阳书院
元阳书院,2015年冬开馆。在朋友们中有很好的口碑,我希冀已久。元阳书院,顾名思义为了纪念李元阳先生而成立的,得名于大理历史上享有政声和文名的明代大才子——李元阳。书院,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,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,到清朝绝大多数书院成为了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。十多年前我曾参观岳麓书院,的确人文鼎盛,不同凡响。
元阳书院位置得天独厚,坐落于苍山马龙峰半山麓,洱海风光一览眼底。创办人李云珠女士凭一己三十多年的赤诚之心,不断寻访与读书主题有关的文物,使沉寂、散落与全国各地的宋代宣纸、元代砚台、各年代古籍、古画、清代会试准考证、清代科举考卷、科举时小抄、松墨、顶戴、朝服、树盒、书架等上肇商代、下迄民国的1000多件文物,以私人博物馆的形式免费向公众开放。走进博物馆,就如同就进了一条穿越千年的文房隧道,复制和再现了古人读书的场景。北面的书斋与博物馆对应,迎面一块匾额上书写有“读书明理”几个工整而气势磅礴的楷字。孩子们对一架木质的旧式打谷机非常感兴趣,对于城市的孩子,这件农具,陌生而新奇。
整个书院的格局遵循白族传统三房一照壁的格局,古朴、通透,西屋明显年代久远些,北面的房子其次,南面和东面的房屋系新建,维持了与原建筑协调统一的风格,且都设计了便于休憩的长廊。书院建有亭台楼阁、小桥流水,植有杜鹃、香兰,绿树绕匝,草长莺飞,是一个值得“浮生半日闲”的佳地,值得流连。品一盏清茗,阅一本好书,这里是读书的清净处,是放逐俗务,照管心灵的后花园。
弦外之音
但凡走在野草丛生的路边,母亲总是能准确地指点我们花草的名称,她能够告诉我们,其口味和用途,哪些可以吃,哪些连牛都不敢接近。母亲那一辈人,在数次时代变革和历史潮流中,饱尝了人世的艰辛,经历过饥馑,目睹过人性中最扭曲和残忍的部分,在亲情和世情的双重失落的童年,母亲经历难以想象。但她,从未抱怨过什么,对未来,比我们更加乐观而坚定。
现在我明白了,母亲为什么总是要把茶叶泡到几乎寡淡才肯换去,为什么总要把茶叶从杯底用手指轻轻捞起,以满足的神态再一次轻轻咀嚼,品味那只有用齿颊才能尝到的青与涩,皆是因为,苦尽甘来的,珍惜。
如果,母亲还活着,那该多好。我要牵着她的手一起去茶山里走一走,请她教我摘茶叶,我要亲手为她沏一壶——明前茶。
(作者单位:大理州中级人民法院)